10月30日,我校高二(7)班的张馨宁、姬聿佳,高一(10)班的余泽玮同学来到风景如画的临港皇冠假日会场,参加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中的科学T大会活动。活动中,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2019年度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得主雷蒙德·史蒂文斯、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教授等知名科学家和一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科学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10月30日晚间,“科学第一课”在滴水湖畔上演,迈克尔·莱维特鼓励年轻人不怕犯错,并强调了平衡好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平衡好生活和工作的人,才能进行可持续的科学创新。2001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尔·威曼以《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为题,远程分享了科学家思维的培养方法,他寄望在场的青少年做出表率,引导更多的年轻人掌握科学思维,以更好应对未来人类需面对的更多全球性挑战。

在提问环节中,我校姬聿佳同学向雷蒙德·史蒂文斯提出了关于脑与认知的问题:最近的研究证明,人脑能够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维持生命功能,并能对外界释放的电信号刺激做出反应。是否可通过改变外界信号,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与认知。教授高度赞扬了这个问题,并肯定了外界对我们行为与认知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在医疗上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将在道德伦理方面可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因而,在医疗以外的方面,我们需要慎重对待。
10月31日上午,生命科学与交叉研究论坛在滴水湖畔举行。国内外多位教授参与论坛,共同围绕生命科学交叉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来自其它学科的新思路、新技术与生物学的研究融合,正推动着现代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而传统的生物学正在从定性和描述的研究,进入到定量和全局性的研究。在全英文的交流中,不同领域科学家思维的交融、展示令我们受益匪浅,也让我们真正看到了生命科学未来的无限可能。
在午餐环节,各行业的专家与小科学家们共同讨论感兴趣的问题。一位来自中科院光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向我们几位同学讲述了他对这一专业的未来展望,也提到了科研的职业规划,也让我们心向往之。
科学T大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科学家论坛,论坛由武向平院士主持。七位小科学家分别进行了不同主题的演讲,从中我们了解祖国各地同学们的科研经历,与我们的研究经历有相同亦有相异,但不变的是一份好奇和对未知的渴求,最后的提问环节则迸发出更多思维碰撞的火花,受益无穷。
【撰稿:张馨宁;审稿:钱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