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历程”

——复旦大学郑磊教授为二附中学子做专题讲座

在3月12日的复旦博学计划中,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导郑磊教授,为高一同学开设专题讲座《信息的历程》。

从原始的野性到文明的曙光,人类总是在生存发展中收集信息。语言的出现,让信息有了载体古文明的结绳记事、甲骨文、楔形文字和纸莎草,让信息拥有了储存能力;印刷术的进步、书写工具的发展和“驿站”“烽火”,让信息更易于复制、传播,从而被人们利用。郑教授指出:自古以来信息都有一个“不可能三角”:信息安全、信息量和信息传播速度这三者不可兼得。而到了近现代社会,打字机、复写纸、复印机的出现,计算机、电话电报电视的普及,代表着一场伟大的技术革命:凯撒大帝使用木板报纸报告新闻,在今天转眼间就可以用一块屏幕展示几千年的消息,这在古人看来简直是奇巧至极。

信息和媒体联系在一起,造就了时代精神和新的冲击。在电视年代,尼克松没有胜过肯尼迪,原因在于肯尼迪出色的电视讲话技巧征服选民。同时,媒体也利用着信息权威进行信息的高效传播和宣传。进入互联网时代,观众和媒体发生了身份的转换和融合: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有能力成为媒体,这样的信息转移推动了信息的爆炸化发展——更自由、更多元,但稀释了权威性。在这个时代诞生的信息技术把数据处理变成优先项: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让信息追踪和管理也成为政府的必备技能和责任。郑教授说,在疫情的三年里,大数据采集帮助政府完成各项任务,也引出了更多话题——数据的隐私性如何保证?数据的利用边界在哪里?社会怎么样做好“数字包容”,让老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真正因信息而获益而非平添麻烦?所以,信息和伦理、道德、人文的联系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今年年初,ChatGPT成为热点话题,让人们回到自身思考信息与人类的关系。郑教授说:机器让人类从重复的简单劳作中解脱,那么人类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力。那么,在冰冷的数据之间,人类何去何从?教授认为,人类最宝贵的就是创造力和“情商”——AI也许可以让自己的诊断能力超过一生,让知识储备超过老师,但只有真人医生和老师才可以通过人类情感的关怀和传达来育人、护人。“机器画直线更精准,但徒手更耐看。”所以,我们要让人心靠近极致,而不是只让机器到达它的完美。

“每一个数,都有温度。”在人文的思考中,教授用这句话为当日的课程收尾,为我们二附中学子带来了一场丰富的科技文化盛宴。

 【撰稿:25届11班 朱镇呈;审稿:唐晓鹏】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