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声越韵——吴语和吴歌

——复旦大学陶寰教授为二附中学子作专题讲座

2024年12月8日,复旦大学“博学计划”讲座在二附中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复旦大学中文系陶寰教授带来讲座——《吴语和江南文化》。

陶教授首先对中文系进行了全面介绍,剖析其两大分支 —— 文学与语言学,他分别介绍了两个分支各自的研究方向与内容。作为语言学领域的资深教授,陶教授着重讲解了语言学的三个核心方向:语言的生理机能、社会语言学以及语言背后所反映的历史与思想,使同学们对语言学的多元维度有了清晰认知。

随后,陶教授将视角转向江南与吴越地区,从地理位置与人文特色切入,深度解读了该地区的概况、原住民、方言使用以及地方志等关键要素,并与中原汉文化展开对比,凸显出吴越文化独特的地域魅力与多元发展成因,让听众领略到江南文化在中华大地文化版图中的独特坐标。

在充分铺垫吴越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特征后,陶教授以《越人歌》《渔父歌》《越王夫人之歌》《江南》等吴越地区经典民歌为例,深入解析吴越方言的语音特质、词汇运用与句式结构,生动展现了吴语在民歌中的独特韵味与文化内涵。

尽管历史的声音难以跨越千年直接传递,但吴越方言、留存至今的民歌以及丰富的史料文献,成为了文化传承的珍贵 “语言化石”。陶教授呼吁语言学研究者以 “同情者” 的深度共情与使命感投身研究,而非浅尝辄止的 “游客”。同时,寄语广大青少年传承江南文化,将其融入现代文化的血脉,共同守护这份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

【讲座主持人:2709 张文心;撰稿:2706 沈思录;审核:教务处】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