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折纸体现数学逻辑之美;用瓷器展现古典之美;用蝶翅展现自然之美……春意盎然,墨香沁心,“拾壹人——二附中学生艺术展”开幕!3月26日,二附中师生们相聚于教学楼大厅,来了一场“艺术展开幕沙龙”。
展览上汇聚了11位不同领域的艺术追梦者,囊括了张江校区、普陀校区、宝山校区、国际部同学们的作品,他们用笔墨、色彩、刀痕与镜头,诠释了对艺术的不同表达与思考。
有人以刀刻金石追问“取舍之道”,在方寸间镌刻山石的肌理与人生的禅意;
有人借蝶翅纹理定格生命的绚烂,让短暂与永恒在艺术中达成和解;
有人用丹顶鹤的栖息地唤醒对自然的敬畏,以纸雕与笔记复刻湿地的呼吸;
还有人将架空的历史地图化作一面镜子,映照文明兴衰的隐喻……
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次对“艺术何为”的真诚回答。
“沙龙”上,三位作者代表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声。
2612班蒋心悦同学用她的折纸艺术将数学逻辑与美学巧妙融合,编织出细腻图案;
2612班周思佳同学以传统瓷器为载体,探索古典意境与现代光影的对话;
2611班仲祺筠同学用蝶翅的自然纹理,镌刻生命短暂而绚丽的永恒之美。
“艺术创作是一场孤独的修行,也是与世界的深情对话。”
三位同学的心声各有精彩,但也讲述一件共同的事实——“艺术创作是一场孤独的修行,也是与世界的深情对话”。
事实上,艺术从不是闭门造车的孤芳自赏,而是用独特的视角向世界发出邀请。当艺术展上的观众在作品前驻足、凝视,便是创作者与参观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桥上流淌着共鸣、质疑与相互启迪。这也是艺术珍贵之所在。
艺术不仅静默如诗,亦可跃动如歌。
街舞社成员同学的舞蹈《Whiplash》让开幕式的氛围高涨。展厅中光影与色彩跃动,现场参观者都跟随创作者们的脚步,走进书法里的山河、蝶翅上的永恒、篆刻中的禅意、丹顶鹤栖息的湿地,以及架空的奇幻国度。
“艺术教育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滋养与人格的塑造。” 校党委洪燕芬副书记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本次艺术展上的作品,正是二附中“卓然独立,越而胜己”精神的生动体现,希望我们的校园始终为热爱与思考留一片沃土,让艺术成为学生探索世界、表达自我的重要语言。
艺术展上,校党委书记袁军、学生处副主任兼高三年级组长张成鹏、高二年级组长邬罕清,为参展作者们颁发了证书,给予鼓励。
在喧嚣中沉淀自我,在局限中创造无限,在传统中寻找新生,在观察中抵达共情——这或许就是艺术的意义,也是它给为我们上的重要一课。
此次展览策展人,11位艺术追梦者分别为:2503常欣睿 、2503李易之 、2512王睿婕、2601姜博伦 、2606潘志豪 、2611仲祺筠、2612周思佳、2612蒋心悦 、吕欣妍(普陀校区26届 )、罗睿淇(宝山校区 2604)、白俊煦(国际部7D)。
【撰稿 | 2606潘志豪 审稿 | 学生处、艺术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