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华东师大二附中青年教师沙龙活动在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特邀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王蓓担任主讲嘉宾,带来题为《教育数据采集分析使用》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教师发展处苏百泉老师主持。
叶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育科研经验,分享了数据采集的三条路径,分别是从学科教学到科研作品,从培训工作到科研作品,从教研工作到科研作品。她强调,三条路径虽起点不同,但均需经历“课题设计-系列论文产出-专著成果凝练”的完整科研周期,最终实现学术研究能力的跃升。
叶教授以课题研究为例,系统阐释了数据采集的聚焦策略。她指出,选题应避免“大而空”,建议青年教师从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切入,通过高质量文献综述锚定研究定位。要重点关注高质量期刊论文、高水平学术会议成果及国家级研究项目,这些资源能帮助我们快速把握学术前沿。她还详细介绍了多种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技巧,为教师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科研工具包。
在谈及数据使用时,叶教授着重强调了数据模型建构的核心作用。她指出,科学的数据模型不仅能将碎片化数据转化为结构化知识体系,实现复杂教育逻辑的可视化呈现,更能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跨领域数据关联网络。她结合具体教育案例,展示了数据模型在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评价等场景中的应用效果,让抽象的理论落地为可操作的实践方案。
在场的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不仅掌握了教育数据采集分析的实用技能,更深刻认识到数据思维对新时代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苏老师在总结中指出,叶教授的分享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为青年教师打开了数据赋能教育科研的新视野。他鼓励青年教师,要积极运用数据工具破解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在数据驱动的科研实践中加速专业成长。
【撰稿:石超 审稿:孟祥萍、教师发展处】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