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交辉,浪漫与共

——记上博“英国国家美术馆特藏展”参观活动

草长莺飞,风和日暖。3月2日下午,高一人文班和国课班的同学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卓越课程实践活动——参观上海博物馆“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

此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的第二个展览。展览分为八个板块,通过精选出的50位杰出艺术家的共计52件作品,完整呈现了一部从文艺复兴至后印象派的浓缩的西方绘画史。

在正式观展前,同学们首先来到博物馆特别设立的沉浸式光影空间,通过现代技术,体验艺术的别样魅力。作品以动态的形式投影在四周,恰到好处的配乐为本就震撼的视觉效果画龙点睛,让人仿佛置身画中,与铁梅雷尔号战舰共迎夕阳,在莫奈的花园里悠然漫步,藏在热带雨林的郁郁葱葱之下望着猛虎匍匐……

形成对于本次展览的初步印象后,同学们跟随讲解员进入展厅。在观展的最初时刻,同学们的注意点还停留在惊叹画作的真实尺寸与细腻笔触上。“本次展览不只是一次画展,也是一趟‘图像制作’的历史之旅”,讲解员循循善诱,经过细致地分析与解读,大家开始留意起了作品的表现形式与表达内容,逐渐领会了杰作之所以成为杰作、大师之所以成为艺术巨匠的原因。

透过绘画的许多细节,大家可以窥探到当时的科学发展、时代特点如何影响艺术观念:《书房中的圣哲罗姆》是文艺复兴时期线性透视法等诸多画法的集大成者;拉斐尔在《圣母子与施洗者圣约翰》中应用了达芬奇发明的空气透视法,虽然在如今看来理所当然,但在当时属于壮举;卡拉瓦乔在《被蜥蜴咬伤的男孩》中对玻璃、镜面与光影进行了实验,也即当时的画室更像是科研场所,有许多科学家会在那里与画师共同进行研究;霍赫在绘制《庭院里的音乐会》时使用了暗箱成像的技艺;《女子肖像》是提香的一张宣传贴画,开创了女性肖像画的先河;作于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年轻公主》等作品,首次出现了藏有视觉谜题与隐藏信息的特点;《四元素》一类的风俗画对现世生活与宗教进行了开创性的结合;《威尼斯:城堡区圣伯多禄圣殿》等作品是古代欧洲壮游传统的产物……这些隐藏在画作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语境,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都渴望穿过熙攘的人群,达到离画作最近的地方,一睹艺术品的每一个细腻的笔触,每一个震撼的细节。”这是一趟令人流连忘返的艺术之旅,旅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意犹未尽。绘画语言成为欣赏对象,这正是艺术成为艺术的关键所在。

【供稿:2025届11班 林奕含;审核:梅茹瑜】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