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史学为教学,以教研促发展

——华东师大二附中教育集团历史教研共同体学习研讨活动侧记

12月6日下午,华二教育集团历史教研共同体举行学习研讨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上海市教研员、特级教师於以传老师做题为“双新时代校本教研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报告。华二张江校区历史教研组组长张炎林老师主持了活动。

於老师结合丰富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当前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向,点明历史教学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金针度人。

报告伊始,於以传老师提示要处理好校本教研的三对关系:学校要求与学科要求的关系、长期规划与短期突破的关系、史学与教学的关系。在校本教研中,首先要找准历史学科的定位,明确本学科能够做哪些具有史学特色的研究。其次,设定合理的长期规划,设定时间重点攻克一个主题,逐步积累研究成果。此外,中学教学以史学为基础,从史学到教学的转化十分关键。史学到教学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先把名家的认识转变为自己的认识,再把教师自己的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在操练中逐步习得史学思想方法。校本教研要在思考这三对关系的基础上寻求突破。

基于上述思考,於老师分享当前可以关注的校本教研话题。一是可以探究课标中学业质量水平的关键概念。研究如何将学业质量要求落到实处,通过合适的选材和设问推进目标的落实。时空尺度、史料来源、作者意图、叙述描述、推测验证等关键概念都值得细致研究。二是研究情境创设。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为学生创设社会、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周遭生活皆有历史。三是明晰课标对各个单元的内容要求,理出各单元教学内容和评价的边界。在教材方面,充分做好文本解读。各单元、各课核心观点如何把握,单元、课程与子目标题之间如何联系,课程引言给予了怎样的指引与启示,教材中的过程叙述有何导向,这些都是可以挖掘探究的话题。以选必教材为例,选必课程不能上成专题史,而应注意思考各单元课程与该模块主题的联系。同时,意识到新授课与复习课不同,在复习课中注入更为开阔贯通的视野。此外,初高中衔接与贯通需要深入探究。初中、《纲要》与选必教材对于同一内容的讲述会有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要清楚各个学段的教学定位,避免初中教学高中化、高中教学大学化。

对于青年教师发展与专业成长,於老师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确立目标,注重观念更新。二是善于学习,不断拓展视野。向人学、向书本学,在阅读中要学习逻辑与思想方法,养成文本细读的习惯。三是要立足常规,勿以事小不为。四是待时而动,善于迎接挑战。於老师一再强调,想要跳出窠臼、寻求专业素养的突破,归根到底是要读书。通过阅读,教师才能充分地将史学素养转化为教学素养。

之后,於老师运用丰富详实的命题设计与作业设计案例,讲述当下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点出高中历史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第一,把握学业质量水平关键概念。於老师运用缇萦救父的相关材料,进行巧妙设问,演示落实时空尺度与推测验证的方式。第二,养成运用文本解读把握主旨、落实目标的习惯。於老师示范了文本解读的思路与方法,用一连串设问,引导青年教师理解教科书内容设计思路,注意教科书各部分的联系与差异。第三,侧重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创设选材设问的情景。这要求教师要有生活情趣,在真实的情景中引导学生习得史学思想方法,做到学以致用。第四,要凸显历史过程叙述对于完善学史方式的价值。既要知道客观历史的发展过程,也要知悉历史的认识过程,做到叙史见人、论史求通、学史重法。

随后,青年教师结合自身经历与日常教学、教研工作体会,与於以传老师展开深入交流。张炎林老师指出,将史学转化为教学是优秀教师必备的技能,史学思想方法的培育是实现这一转化的重要抓手,鼓励一线青年教师在此方面继续努力、寻求突破。

在教研中促进教学,于交流中深化认识。此次活动在热烈的讨论中顺利结束,青年教师们深受启发,体悟颇多,将会以更为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未来教学教研工作。

【供稿:历史教研组】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