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华东师大二附中“德育与学科(政治)工作坊”与徐汇区孟祥萍名师工作室以及浦东新区教育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思政)举办了联合培训活动。此次培训邀请到复旦大学人民城市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宋道雷为学员带来题为《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宋教授引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解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贯通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环节,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内容上的整体性、党政部门的协同性、公民参与的全过程性和多环节的连续性等特点。
针对如何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问题,宋教授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重要制度安排,制度体系间的有机协同则促进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运转。
随后,宋教授结合自身团队近3年对上海市某区人大及其人大街道工委和3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全覆盖式调研和参与式观察,重点为我们讲述了基层人大如何利用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一政治机会创造性地实现自我赋权的机制。基层人大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设、管理和运作主体,通过混合型动员、能力提升、要素下沉、激励保障、意见筛选这五类机制强化了自身在立法环节中的主动作为,增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动性。
宋教授还结合西方民主进行了比较性分析,让学员们意识到民主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一致的,民主不仅停留在前端的选举过程,更体现在中后端的参与过程,民主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所产生的效能。
聆听了宋教授的讲座,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学理基础和实践要义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并针对如何将治理视域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产生了新的思考。
【撰稿人:石超 审核人:李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