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工作坊 | 把握历史大势,透视国际关系

3月12日,华东师大二附中历史学科工作坊研修活动在张江校区开展。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系主任梁志以“朝鲜半岛局势演进与中国的对外战略追求”为题,围绕过去、当前及未来朝鲜半岛局势的复杂性、中朝关系的战略定位以及中国的外交应对策略等问题展开深度剖析,引发与会老师对于中外关系、国际格局等与高中历史教学紧密相关之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梁志教授从历史研究的一般性思路谈起。他指出,国际关系研究一则应引入长时段的观察和视角,基于历史演进的动态过程把握特定问题的一般性规律;另一方面,梁教授认为,国际关系是一个网状结构,应从多边关系的视角出发理解过去、今天乃至未来的国际社会;此外,梁教授还强调话语分析在当前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b34cdbf440c3fde0166cc5362c5476c

基于上述思考,梁志教授以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为出发点,详细梳理了近70余年来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与演进,深入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以中朝关系为主轴的中、朝、韩、美、俄等多边关系的发展,理性探讨了“朝鲜的首要国家属性是什么?”“朝核问题将如何发展?”“中朝关系应如何处理?”等系列热点问题,其风格儒雅随和、风趣幽默,见解发人深思,引发与会老师们的热烈反响。

在互动环节中,宝山校区的吴郑洋老师就朝鲜政治体制的延续性与发展性问题进行了提问。对于这一问题,梁教授认为,政治是具有延续性的,但也不排除会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变化,从历史的视角解读所谓的延续性,就是要关注到历史记忆对于当前事件的影响,同时,亦要把握关键“质变”及“质变”背后的特定时空背景。

332183b8f71eea7ff6e86df20bf43805_

国际秩序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议题之一,梁志教授的讲座不仅帮助在座老师厘清了七十余年间中朝关系演进的基本史事,亦引导各位老师基于复杂的历史与现实情境去理解国际关系背后的多重博弈。相信本次讲座内容将反哺于老师们的日常教学,提升专业素养。

​ 【撰稿:李芬 审稿:张炎林】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