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勇气——惠特曼、狄金森与美国内战

——复旦大学王柏华教授为二附中学子做专题讲座

12月18日,来自复旦大学中文系的王柏华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存在的勇气——惠特曼、狄金森与美国内战”的博学计划讲座,以美国内战为主题,带我们回溯一段战争历史的来龙去脉,了解文学大咖们在这一时期的所思所为,并设身处地地思考”战争“这一沉重而深刻的话题。

首先,王教授为我们简单介绍了几位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狄金森、麦尔维尔等,并带我们回顾了1861-1865年发生的美国内战历史。王教授从《独立宣言》中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概念讲起,点明当时在奴隶制存废一事上美国南北双方的对立,随后介绍了一系列激进废奴主义者派系中发生的暴力革命事件,将内战的发生过程讲解得条理清晰而又通俗易懂。

在历史背景铺垫的基础上,王教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诗人惠特曼。通过以《自我之歌》为代表的他的战前作品,我们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观精神与理想主义色彩,以及为各色普通民众歌唱的自由民主精神,这与他战争年代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Beat! Beat! Drums》中富有力量感与激情的迎战之征召,到《Specimen Days(样本岁月)》中面对”如同收割庄稼“一般的死亡惨状的失语,再到”War is all hell“的高声疾呼,诗人对正义的确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体察,使惠特曼坚定地选择站在和平的立场上――因为,所有的死者都是”我们的自己人“。王教授在分析文本的同时,用大量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史料照片,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忍与反人性,在理解作品的同时,设身处地地思考”战争“这一看似遥远的话题。

偶然之下,惠特曼南下寻找受伤的兄弟,在这一过程中,他看到了伤残士兵们恶劣的处境、悲惨的命运,这促使他自发地留在华盛顿的医院中,并投身于慰问伤员工作。在这里,他为伤兵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帮他们代写家信,为他们提供陪伴;同时,他对这些年轻生命中蕴含的无畏、克制、英勇而冷静地面对死亡的精神的理解,也不断得到深化。王教授用一系列惠特曼的书信作品节选,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生命关怀,以及对现实、对艺术何为的深沉思索。

接着,王教授又为我们介绍了另一位诗人:艾米丽・狄金森。狄金森的作品善于用迂回婉转的语言、含蓄隐晦的意象,向读者“说出全部真相”。她用诗作表达对死者的铭记与敬意,也用诗作无声诘问”如大雪般遮盖一切残酷事物“的现实。王教授通过对一系列自然意象的解读,揭示了作品的时代性与思想内涵。

在美国内战中,南北方共有62万人死去,然而这不过是历史的沧海一粟。例如在近代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就有两千万人沉默地死去。在讲座的最后,王教授提出,文学的力量就在于以悲悯的情怀为伤残的人性疗伤,在艺术中探索和解之路;同时,也启示我们,不要让堂皇的口号、所谓的正义和信念鼓动我们去支持战争,当战争真正来临时,我们当以正确而坚定的态度看待人性,坚守良知。在阅读中提升理解人性的敏感力,以超越的方式理解苦难本身,并在表达输出中不断磨砺表达,走向深刻。

本次讲座中,王教授以亲切的语言将历史往事娓娓道来,传递诗人永恒的思考,带领我们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精神之旅。“更好的普通人”之路尚任重而道远,愿你我共同携手,并肩同行。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