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晖讲坛:“四大奇书”何以成为小说经典

2023年9月20日下午15:50,本学期第二次晨晖讲坛(总第338期)在音乐厅开讲,我们有幸迎来了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谭帆先生,为同学们介绍明代小说最为出色的“四大奇书”。

“四大奇书”这一名号是怎么来的?何以成为小说经典?带着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投入到了讲座中。谭教授先介绍了晚明“四大奇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的历史由来。事实上,“四大奇书”相较于“四大名著”,有着更久远的历史和更深刻的影响。

接着,谭教授介绍了文人改订成就如何确立“四大奇书”的经典地位、如何推动经典化进程。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我们了解到金圣叹评《水浒传》、毛氏父子评《三国》等有关改订的具体改动、考量标准和文人轶事。语言与文采的提升使得这些章回小说独具特色。这些文人的评点突破了固有雅俗文体的界限,使得思想和艺术品位成为点评文学作品的标准。另外,经典小说的独创性、寄寓性和文学性得以提升。可以说,文人评点“四大奇书”很大程度上带来了中国小说繁荣发展的重要契机。

谭教授再进一步分析探讨了“评改一体”的成因和价值。他提出,创作和流传的民间性使得小说能被更多人阅读。这一时期,小说也由“世代累积型”转化为“个人独创型”,实现了自身的转变,评改在这个时期意义重大。与古代其他文学批评形态截然不同的是,它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为清代康乾时期迎来小说艺术黄金时代做重要准备。

讲座在积极深刻的提问和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但谭教授有关小说与社会历史的哲思、著书者与评书者的相互成就将永远使同学们印象深刻。

讲座结束后,我校高一人文班的同学对谭教授进行了专访,从谭教授选择中文系的原因,到“文学批评”盛行于白话小说的原因,再到名著阅读的版本筛选,谭教授都一一解答。本次专访谭教授不仅为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同时也点燃了大家心中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附:谭帆教授专访整理稿

访谈尹始,我们问起谭教授当初选择进入中文系的原因,谭教授笑道:自己可没有儿时就对诗文情有独钟的经历或家庭环境的熏陶,甚至并非主动的“选择”,而可谓时代背景下比“无奈之举”。但自从进入中文系学习,也就很自然地从事了相关研究工作——对中国古典戏剧和中国小说评论,以及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

结合讲坛内容,谭教授娓娓道出“文学批评”盛行于白话小说中的原因。文学作品被批、改的现象,主要见于白话小说,在诗歌领域极为罕见。这样的局面是由白话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较低的地位导致的。且明清时代白话小说的印刷、发行等非官方所为,更使得白话小说能够为百姓平民所接触,成为人人能批、人人能改的文学形式,也促成了小说众多批本的诞生。

针对名著阅读的版本挑选,谭教授推荐我们择批本阅读,如欲读《水浒传》可读金圣叹批版《第五才子书》。谭教授认为,从批版名著中,我们既能了解到原书内容,又能感悟到批者的思考与喜好,同时推断时代环境下的思想特征。了解并分析中国文学的各个阶段,梳理清楚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也正是研究“文学批评史”的重要意义。

关于高中生可以如何阅读中国古典小说,谭教授给出了他的建议:广泛地读、择喜欢的读、反复地读。谭教授特别强调:我们如今熟知的“小说”概念,与中国古代的“小说”大相径庭。现在的“小说”二字可以理解为接触到西方文学后,为novel所找的对应词,故在其所囊括的范围上有较大区别。许多非故事性的,或被我们以一贯的认知划出“小说”范畴的文本,其实在中国古典文学体系中也属于“小说”。

因此,谭教授建议我们在择中国古典小说时,不要拘泥于文本的故事性,应当放宽视野,广泛阅读,从《红楼梦》到《世说新语》,从《阅微草堂笔记》到《聊斋志异》,感受其表达方式的差异,体会中国古典小说的多样性。

当然,阅读需遵循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应强迫自己读。或许,只是个人性格使然或时候未到。

同时,中国古典小说多值得细嚼慢咽、反复品味。谭教授举了一位他昔日学生之例:那位同学二十七、八岁才读的大学,常与自己聊《红楼》、辩《红楼》,两三回合的讨论下来,自己竟然败下阵来。一问方知,那位同学自十三、四岁起,便开始读《红楼梦》了,觉得喜欢便一年一读,雷打不动,道是每一遍都能品出新的滋味。由此可见,反复的阅读既能收获更深刻的理解,又易得到不同的感受。

【撰稿:26届7班 傅睿宁、26届11班 仲祺筠、26届11班 刘璐瑶;审稿:教务处、梁颖】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