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MD的PhD之路”

——复旦大学洪佳旭教授为二附中学子做专题讲座

2023年3月5日,复旦大学洪佳旭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一个MD的PhD之路”的讲座,洪佳旭教授是眼耳鼻喉科医院干眼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和博士生导师。本次讲座中,洪教授通过对自己学习与工作经历的讲述,与我们分享学术研究的经验,拓展我们对于医生职业的理解,并以切身体会提炼出的诸多感悟给高一的我们以启发,激起我们对未来规划的思考。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公共管理学硕士,拥有了三个学位后,对于工作方向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在讲座的开始,洪教授给出了他的答案——全都要!这是如何实现的?随即,他便向我们讲起了他的教育经历。学术之路漫漫,从医学院第六年起,洪教授正式开始了学术研究之路,22岁在知名杂志上成功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体现了平台的重要性,硕士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获得读博推荐,推翻原计划考取博士,说明努力、人品与运气都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博士就读期间,他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发表了多篇SCI论文,获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后又在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利用周末攻读了管理学学位,是充分而高效地利用时间的优秀典范。

讲座的第二部分,洪教授向我们分享了他的工作经历。洪教授的专业方向是干眼临床工作。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临床医师,其工作并不如我们所认知的那样枯燥单一,而是要做到医、教、研相结合,是非常丰富的。即便是最为人熟知的“医”,也不仅仅指在大医院中为患者看病。洪教授为我们讲述了他去往贵州,实现技术下乡的经历:当地极度匮乏的医疗资源与差距悬殊的医疗水平使他深感我国医疗发展的不平衡,意识到自己待得了一时待不了一世,于是便着手推动起远程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除了“医”,洪教授在教学与推动行业进步上也颇有建树,当执笔多则眼科专家共识,在旅途中惊喜发现药店已启用自己编入的指导要求时,当在新浪微博上做科普直播,发现收获了千万浏览量时,当发起创建全国干眼康复学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干眼中心并逐步把干眼的治疗规范推广到更基层去时,洪教授感到自己真正在影响着中国医生,真正在为社会创造着价值。洪教授认为,临床医师应做的更有意义的事就是做科研,因为临床医师们就在一线,最清楚患者的需要,医学进步离不开科技进步,不断创新的科研成果才能够真正与患者以益处。他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团队正在推进的国产器械开发,以及已在眼科治疗器械开发上取得的进展。

最后,洪教授用“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业道酬精”对全讲内容进行了总结,并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对眼科治疗与护眼方法的疑惑,为本次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撰稿: 25届11班 林奕含;审稿:唐晓鹏】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