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工坊 | 推动地理课程改革,聚焦新高考命题,探索叠图教学方式

推动地理课程改革,探索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实践路径。华东师大二附中 “德育与学科(地理)工作坊”通过多次研讨会为地理教学创新注入新动能,为老师们命制高质量地理试题打开新思路。

在2 月 10 日晚,华东师大二附中 “德育与学科(地理)工作坊” 召开的教学研讨会上,围绕公开课创新设计与校本选修课建设展开深入研讨。

本次研讨会由李梅老师主持,多位老师分享了公开课设计方面的新思路——罗荣波老师以 “微塑料在海洋中的旅程” 情境设计了《洋流》课程,段舒涵老师整合多源地理信息设计相关任务。

1

在校本选修课建设上,确定在各校区试点开设 “地理综合实践:空间叠置实践” 课程,面向等级考学生规划15课时,通过实践任务助力地理实践力培养。

2

此次研讨会为地理教学创新注入新动能,后续教研组将推进相关工作。

其后, 2 月 26 日下午,华二集团李梅地理工作坊在华二普陀校区举办新高考背景下试题命制与评价研讨会,普陀区地理教研员曹嵘老师作为专家嘉宾参加研讨会。

4

曹嵘老师首先分享了地理命题的经验。她提到,命题需要不断积累,从大量题目中实现质的提升。同时,要有自我提升的内驱力,主动提高命题水平。

对工作坊成员的原创题目,曹嵘老师也分别从考察目的、素材选择、逻辑关联和题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和优化指导。

5

最后环节中,曹老师还重点分析了2024 年北京地理高考真题,强调地理信息素养是重要考点,其他省市题目在设问方式和素材精细度方面值得借鉴。

此次研讨会为工作坊成员命制高质量地理试题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新思路。

Recommended Posts